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张效羽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 政府工作报告 。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有一条工作主线非常清晰,就是以高水平法治促进高质量发展。
通过高水平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9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8部”,其中,明确提出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这一系列立法“组合拳”,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法律的“立、改、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促进高质量发展。其中,持续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今年的重大立法看点。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律草案已经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初审和二审。从草案内容看,拟议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国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发展方向、基本权益以及相关基本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是新时代通过高水平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过法治政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宪法法律对各级政府的基本要求。对此, 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行专门部署,提出“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职尽责,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强化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深化政务公开”等具体任务,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厉行法治、依法办事,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给接下来一年各级政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指明了重点。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在法治政府建设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是当前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 在多个章节多次提到要加强涉企执法法治水平,提出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等具体措施,表明新一年通过法治政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就是涉企执法专项整顿行动。这一重点的圈定,符合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情况,也符合社会各界的期待,是通过法治政府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通过提升社会经济法治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法治促进高质量发展贯穿 政府工作报告 诸多方面,绝不仅仅限于立法和执法领域。比如,在侨务工作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完善侨务工作机制,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在对外开放领域,提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提出“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在金融工作领域,提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这表明,以高水平法治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治理思路,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治工作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更好地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更加善于通过提升社会经济法治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研室主任、教授)